認識:尼羅河古文明


撒哈拉Sahara-世界最大的沙漠,幾乎佔北非大陸的全部面積,這裡的年降雨量平均只有76公釐,有些地區甚至根本測量不到降雨量。這極旱之地,僅有沙漠最低點的乾鹽沼區,因為地下水位較靠近地表,少數耐旱耐鹽耐高溫,且大半年都在休眠的莽草與小灌木叢可以維持生命。
但是就在這荒蕪之地卻孕育出人類最偉大的文明之一「古埃及文明」,與「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國文明」並稱為「四大文明」,它的文明基礎不在於那片令人望而生畏的沙漠,而是建立在以南北方向穿越撒哈拉的尼羅河(Nile R.)之上....
當地居民靠著尼羅河河岸的綠帶耕作,天地之間的嚴苛,蒼蒼莽莽點點滴滴,都在述說這個偉大文明的古老傳奇...

古埃及人自稱自己為「凱美特」(kmt, kemet)這個字彙的原意是「黑色的泥土」。所謂的黑泥土指的就是每年夏季尼羅河氾濫的洪水帶來的河流淤積土,由於比較起沙漠的壤土而言,這種淤積土的顏色顯得既深且黑,所以稱為黑泥土。淤積土由於飽含上游的熱帶山地雨林的有機質,所以非常肥沃。
古埃及人自從西元前6000年前定居此地之後,就已學會利用這個大自然的恩賜來發展定耕農業,這個古代文化能夠強盛與持續的發展,與農業的發展有密切的關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