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藝術鑑賞:從現代到後現代(1)


  

單煒明教授新系列的課程,將為大家介紹:橫跨1920世紀的四位西方藝術家「魯東、盧梭、孟克、波納爾」。

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這段時期的藝術潮流,大多關注在印象主義,但是藝術的世界除了「肉眼之內」的觀察,實際也有「肉眼之外」的想像,特別是面對那些「看不見」的文學、宗教、個人豐富的精神世界,藝術家往往有著更為飽滿的意見,灌注在他們的作品裡。

魯東、盧梭、孟克、波納爾,這四位畫家是既在「學院之外」,又在「肉眼之外」的藝術家。這四位藝術家的作品各自不同,但卻都具備學院藝術之外的探索,也許宗教神話,也許原始純真,或者情感激昂,或者光影凝視,各自發揮了觀看藝術與人生的話題。

單老師說:這四位藝術家也是他很喜愛的,至今仍然記得那一年自己站在波納爾作品前數次離去又回頭、離去又回頭的畫面。這樣的藝術,有時既熱鬧又安靜,既蒼涼又華麗,無邊無際的給予觀眾一片美好的視覺與精神世界。

12/09()起,歡迎跟著單煒明教授,一起來認識橫跨1920世紀的四位西方藝術家:魯東、盧梭、孟克與波納爾!

➠➠ 我要立即線上報名

 

日期

講  題

12/09

()14:00

魯東.象徵主義的絢爛

魯東(1840-1916),法國畫家。魯東在自傳《我自己》中寫道:「我使藝術和自己一致。」魯東藝術裡的幻想和風格特殊都反映魯東本人的精神世界。當西方藝術從外在實用走向內在獨白,魯東通過畫作表達了對精神世界的渴望。。

12/23

()14:00

盧梭.原始主義的純真

盧梭(1844-1910),法國畫家,並未接受正式美術訓練,也許正因如此得以天真和浪漫的表達對於世界的熱愛。當盧梭通過森林、平原、吹笛手或詩人一幕幕的描寫,傳統繪畫技術對他遨遊的藝術世界似乎一點不重要了。

2023

1/13

()14:00

孟克.穿越百年的吶喊

孟克﹝1863-1944﹞,挪威畫家。許多朋友不一定認識畫家孟克,卻都知道他的作品「吶喊」。在精神疾病與宗教信仰交互作用的人生裡,孟克通過繪畫盡情吶喊,即使百年過去我們也很難不關注他藝術裡的精神世界:偶爾寂靜,偶爾喧囂的世界。

2/10

()14:00

波納爾.光影凝視的幸福

波納爾(1867-1947),法國畫家。與其說波納爾在作畫,不如說在凝視,關於戶外風景,關於室內光影一切的存在通過波納爾的凝視與畫作描寫似乎更加達到「自然的本質」。波納爾的凝視像一座三菱鏡,解析了光影色彩,吐納著人生裡的細膩與幸福。

 


講師單煒明 博士 / 教授、畫家、廣播節目主持人與製作人 

【地點】新月藝文沙龍 (台北市天津街25) 

【費用】講座每人每場NT$500元,或收取<新月藝術鑑賞券1 

【洽詢】(02)2571-3740  

【注意事項】一但完成繳費即表示報名程序已完成,若臨時無法出席,請恕我們無法辦理退費! 

防詐騙提醒

新月不會打電話要求您依指示操作ATM,解除錯誤匯款設定或更改繳費方式,請務必小心!

若您接獲可疑電話,建議撥打165反詐騙專線通報,以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