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製造(MIT)



作者:邱建一,2018.06.27

這是一枚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錢幣,尺寸大約只有現今的1元硬幣大小。

正面上方幾個小小的字「臺灣製造」。
背面上方幾個小小的字「tai-wan province(臺灣省)」。

這枚錢幣雖小,但來頭可大了!

光緒12(1886),臺灣開始籌建「臺北機器局」。
光緒16(1890),臺灣巡撫劉銘傳在臺北再設立「官銀局」,開鑄「臺灣製造」銀質輔幣。

面額有二種,分別是「七分二厘」、「三分六厘」。

以下是個冷知識:

清代銀元的面額,為了與當時的國際貿易接軌,所以仿照各國的貿易銀的規格,鑄造外國式樣銀幣。面額分為以下幾種:

1.七錢二分:一元。
2.
三錢六分:半元(五角)。
3.
一錢四分四釐:二角。
4.
七分二釐:一角。
5.
三分六釐:五分。

據說,當年劉銘傳在臺北開鑄銀元時,一開始做的是「臺省製造」(1890-1892)但因為機器的問題所以成品率低,後來又都收回,改為「臺灣製造」(1893-1894)

由於是作為「七錢二分」一元面額的各省銀元輔幣之用,所以鑄額僅有1萬元。

所謂的「鑄額」的意思是說,造幣廠能做的錢的上限,這是為了避免各地方政府無限制的製造錢幣,而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的一種限制措施。

各省都有鑄額限制,這是按照人口數量多少而訂定的。比如說人口大省的廣東,每年的鑄額最少都有30-50萬元。

臺灣當時人口少,所以鑄額僅有1萬,而且僅能製造面額低的2種輔幣,不能製造1元面額的「七錢二分」銀元。

以鑄額1萬元來說,那麼當時「臺灣製造」的「七分二釐」(一角)每年僅能製造10萬個,如果是「三分六釐」(五分)每年僅能製造20萬個。

光緒21(1895),清政府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

所以,「臺灣製造」僅出現在1890-1895年之間的5年。而日本人統治臺灣之後,又把這種小面額的「臺灣製造」輔幣收回銷燬。

這是為何「臺灣製造」這種臺灣土生土長的小銀元,現在非常罕見的原因。

身為臺灣人,應知臺灣事。臺灣製造MIT,不是現代人發明的,早在清代就已經出現了喔!